跳到主要內容

台中科博館裡的飛天豬

位於台中市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有著一個金灶相當熱愛的展示廳,叫做生命科學廳。裡面有一個區域,展示著一隻仿真的大暴龍,會叫,會動,相當引人注意。為了這隻恐龍,我們一個假期可以進出博物館多次,每次就是進去生命科學廳繞一圈,看看恐龍,然後就回家。

有一次,在經過『哺乳類的演化與適應』的這個區域時,我們一邊走一邊跟孩子說這是北極熊,那是棕熊,那是狼,那是大嘴鳥......接著,金灶發現了天花板上掛著一隻豬,長著一對翅膀,於是他問了:媽媽,那是什麼?我一看,簡直傻眼,只好說:恩~那是一隻豬,長著翅膀的豬。

老實說,對於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一個常態展示『哺乳類的演化與適應』的地方發現了一隻長著翅膀的豬這件事情,我非常非常的憤怒。

馬上,我帶著孩子到服務台,請問服務人員那是什麼哺乳動物,因為那完全在我的認知之外,是最新的發現嗎?真的有這種動物嗎?為什麼展示在那邊?在沒有任何標識的狀況下,我實在不願意跟我的孩子說:孩子啊,那是一隻飛天豬。

他們當下的回答是說他們不是研究員,因此沒有辦法回答,所以請我填寫單子,然後他們會請負責該區的研究員給我一個回應。

幾天之後,我收到了一封信,信上確實寫著什麼我實在無法復印在這邊讓大家分享,因為我看完信後又再次燃起熊熊的火焰,忍俊不住的立馬把信揉爛丟進垃圾桶裡,還大罵了一聲髒話。

信中的大意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並不一定都是展示在現實世界中存在的東西,在該區前方也有展示放大的獨角仙跟縮小的大象,讓孩子去想像在不同尺度下觀察世界的感覺,所以看到飛天豬也請不要太大驚小怪,就請家長引導孩子想像,如果有飛天豬的話會怎樣......

我只覺得,研究員可以開這種玩笑嗎?要我想像,我幹嘛要想像有飛天豬?那是你家嗎?你想掛什麼就掛什麼嗎??!

台灣的經濟不是這麼得好,很多人沒有工作,很多人為了生活相當辛苦。大家花錢都很小心,每一筆都在刀口上,政府叫大家要共體時艱,台灣會越來越好,我們都認了,也都忍了,但是,看到那隻豬......我真的要爆發了!

研究員,我不知道你的薪水多少,也不知道你每天做的是什麼艱苦工作,是因為在博物館裡工作,吹空調吹到生活太苦悶,苦悶到需要花錢來幽默一下,調劑身心,不然活不下去嗎?但是,你可以花國家的錢買一隻“有翅膀的豬”掛在天花板上當作裝飾品調劑自己身心,然後順便給買門票進去參觀的民眾看嗎?就算那隻“飛天豬”是你自條腰包買來的,或是不知道哪兒來的贈品,在沒有任何說明的狀況下,大咧咧的懸掛在『哺乳類的演化與適應』這個區塊的天花板上,這叫做什麼科學教育??到底是誰要負責?能不能出來說明一下當初那決定把飛天豬掛出來的不可思議的心路歷程?

更生氣的是,那隻豬不知道掛在那邊多久了,到底為什麼參觀的民眾竟然肚腸都這麼寬大,看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展示那種應該在不可思議博物館才會出現的東西,竟然沒有人有感覺?!還是,大家已經在不可思議博物館看過更厲害的東西了,所以這種飛天豬也引不起大家太多興趣?

最後,我想我應該是需要自省一下,為什麼大家看了都沒事,只有我有問題?是不是我真的有問題?我實在是相當困擾,需要來個是非題一下,如果我真的有問題,我真的會去掛一下心智科,麻煩大家幫忙了!

請問,下列這句話,是對還是錯?
那些領國家薪水的人,是可以花國家的錢買一隻飛天豬掛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

感謝各位大德~

留言

奶油桂花手寫道…
其實妳是對的。雖然我也是不在乎的人群中的一個,但是,我知道其實妳是對的。
Unknown寫道…
謝謝姐姐說我是對的啊~相當感動捏~
匿名表示…
彩蛋,懂?
Unknown寫道…
我看到飛天豬之後 就找到你的文章 謝謝你 讓我不用去問工作人員了
匿名表示…
啊原來是這樣,今天看了很不解,還問了館員,看來不用等回覆了
匿名表示…
孫維新在今年10月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築人間—漢寶德八十回顧展」開幕時提到,館內陳列的一隻「飛天小豬」就是漢寶德自勉的象徵,「他引用西方諺語『連豬都能飛』,比喻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毅力,他曾說簡單的事別人去做,我們要做的是困難的事。」

當年漢寶德以此精神,帶領研究人員反覆實驗,成功製作出「鎮館之寶」《水運儀象台》,至今技術仍獨步全球。今年科博館更受美國博物館年報評選為全世界最受歡迎博物館第18名,「這個根基就是漢寶德奠下的。」

孫維新尊崇漢寶德為做事踏實,眼光看得遠,是「學貫古今的博物館學家」、「一代難得的人才」。
匿名表示…
我想…演化的意義大概沒有被科博館明確的傳達,所以才會讓妳有這種認知,我們現今發現的物種,都是經由演化而來,樣貌、型態、甚至是習性,物競天擇至今…才有我們現在所見的各物種,但沒被發現的呢?尚未被記錄的呢?我想不只科博館,各地的博物館想做的展示,都是希望能引發觀眾思考,就以我們現今所認知的恐龍來說好了,難道他們都長得像鱷魚的親戚?有沒有可能他們有著鮮豔的羽毛?有沒有可能他們其實不是爬蟲類的近親?有沒有可能跟鴨嘴獸一樣是卵生哺乳動物?現今所認知的…是普遍大眾所接受,且認同的概念,但就是對的嗎?兩千多年前,畢達哥拉斯第一次提出地球是圓的以前,所有人都以為地球是平的,而且對此深信不疑,我想科博館想表達的就是要保持開放的思考,只是研究員的答覆並不夠完善,所以讓妳很憤怒,回到飛天豬的議題,妳不妨問孩子「你有看過長翅膀的豬嗎?」「我們沒看過,就表示不存在嗎?」「我們思考看看,一般來說這種翅膀都長在什麼動物身上呢?」「鳥類為什麼飛行呢?」「除了骨頭輕、具有氣囊以外,還有什麼呢?」「那豬有這種特質嗎?我們現在已知的豬沒有這種特質,所以這個飛天豬是想像出來的,就算有翅膀,因為豬太重了,所以他們也飛不起來,如果飛不起來,翅膀對他們來說就沒有用了,所以豬不會有翅膀,但有沒有可能將來他們會演化出翅膀?有可能喔,只是演化的過程需要很長的時間,幾萬年、幾十萬年、甚至是幾百萬年喔。」用這樣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導孩子,才不會侷限他們的想像力,我想科博館是一個具有教育意義的場館,就像一本好書,而我們家長就像是老師,引導孩子去找答案,而答案沒有對跟錯,就算理性如數學的加減法,在2進制、10進制、16進制裡也會有不同的答案,給孩子開放性的思考,也是我們的課題,以上,共勉之。
匿名表示…
謝謝暴怒的原po給可憐的研究人員扎稻草人,也謝謝原po為自己貢獻不多那納稅錢計較那隻令人充滿懷念的小豬來歷。有了如此的「肺腑之言」才能夠遇見時隔多年願意在這片荒廢的部落格裡遇見這兩位2022年不厭其煩在此留言的匿名君,你們的回應真的很棒,謝謝匿名君滿足了我的求知慾。
但匿名君也許太過於溫柔了,生命科學廳有著許多沒有很明顯說明的「彩蛋」,比如女性聲線的鱷魚、拿雨傘的厭世恐龍等等......
偏偏對於一隻幾乎被遺忘的小豬發脾氣我想真的需要找精神科好好聊一下,錢要花在刀口上嘛。
小豬是我童年的回憶,當初導覽員總是會特別停下腳步介紹這隻小豬,沒想到在2011時就沒有館員記得這隻小豬了,實屬遺憾。
去年本來難得與朋友逛一趟科博館想炫耀這隻荒唐的阿北式幽默的標本卻沒發現它。
結果今天又繞了一圈生命科學廳才發現小豬一直在那裡......
我當下的想法是「靠北,小時候的印象明明這隻小豬很顯眼的阿怎麼現在看起來那麼小那麼寒酸」
調閱了2022年君引用的文章,漢寶德是科博館第一任館長,也是《博物館法》的發起人,不料,因為文人低調的美學堅持,不署名、不放告示,最後卻只留下將這件標本遺忘的公務員與不懂隱喻就將自己對自身楚於長期勞動與金錢焦慮中導致聯想能力低下的憤怒加諸在研究人員身上的民眾。
1986年的建設,過了20多年下來看見的卻是民眾仍然拒絕科學思考,只求一個合乎常理的「資訊」。
只能說民智未開,讓人不甚唏噓。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長庚醫院的張主任

最新消息: 昨天經接到柯滄銘婦產科的通知,知道了檢查的大致結果:我們家小寶很健康,喔耶!經過一個多月的煩惱和憂心之後,我終於能夠再度用快樂的心情來面對自己和小寶之間的關係。這一個多月的以來的折磨實在是人性大考驗,太多太多讓我非去思考不可的痛苦問題,實在是殘酷到讓我說不出口,我只能說最明顯的改變就是,從現在開始,我看到小寶可以笑得出來了... 現在要來話說從頭了,一切就從林口長庚醫院開始。 我家就住在林口長庚醫院旁邊,所以那邊自然成為我心目中產檢與生育的第一選擇。我一開始選擇的醫師是彭秀慧醫師。由於長庚是大醫院,看病的人多到跟牛毛一樣,所以門診時間短,看診時家屬不能陪同,跟醫生說話同時房間裡還有另外2位在候診的狀況我都免強接受,那時我想我大概就會這樣一直檢查直到小寶生出來為止吧。 然而,12週時,我做了頸部透明帶的超音波檢查(主要是篩檢胎兒染色體是否異常,尤其是唐氏症)後,發現小寶有唐氏症的機率竟然高達96分之1,這樣的機率比35歲的婦女還要高出許多,我哭了,雖然大批輪陪著我看到了報告,但是我還是忍不住。大概是因為我那悲慘的臉在一群喜悅的婦人中顯得特別突兀,當我拼命擦眼淚時,坐在我附近的一個年輕媽媽突然跟我說:「別擔心,我生第一胎時醫生也建議我要做羊膜穿刺,我那時才27歲,我也是一直哭,但是後來小孩生出來也是很健康。別擔心啦,做羊膜穿刺真的一點都不痛喔。」聽到她說的話,我還是沒辦法止住眼淚,就這樣哭回了家。這天,大批輪先生特別溫柔,連電動玩具都不玩了,就抱著我不斷的跟我說〝機率〞表示〝不一定會發生〞,還說:「媽媽生你的時候一定沒有做這種超音波檢查,不然你看你的鼻子這麼小,脖子這麼短,如果媽媽當初有做這種檢查,你應該也是被判定有相當高的機率是唐寶寶,你看你現在還不是個正常人。」聽完之後我笑了,但是又哭了。 這一次,第一時間看到我崩潰的是牛奶跟呆立;還好有她們,我才能在一堆痛苦的思緒折磨中找到一點喘息的地方。接著Judy開始每天接受我的疲勞轟炸,沒辦法,讓嘴巴亂講話是讓腦子停止亂轉的不二法門;身在紐約的拉拉也特別寄了媽媽維他命到台灣,要我不要忘記照顧身體。 過了幾天,終於可以平靜的把整件事情說出來,才跟媽媽說了自己需要做羊膜穿刺。媽媽請台北的表姐幫忙找婦產科,終於問到鼎鼎有名的柯滄銘婦產科,然後表姐就帶著我去做了羊膜穿刺。有時候,我真的懷疑如果沒有家人朋友在身邊,自己是不

K董大作!

話說,4/26,2006,K董帶著他的寶貝攝影機到了台中,幫我和大批輪做婚禮紀錄。 今天,5/22,2006,我收到他寄來的精華帶連結,讓我又覺得那天的感動從心理深處高漲到了口腔,啊啊啊啊~~~(大叫,紓解一下) 結婚紀錄精華 上面是連結,給那天參與活動的所有好友,謝謝你們!